“PAD课堂”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
发布时间:2021-11-19浏览:815
课堂教学,一种基于传统教学,进行教学革新的教学方法。其包括课堂教授,讨论,总结,自学四个环节。新时代下,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旨在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,创新能力,深入思考能力等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,PAD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,同样极大提升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。因此,在现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,PAD课堂教学模式备受关注。 “PAD课堂”的相关概述 课堂,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模式,其从教学形式上实现了质的突破,有效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,是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。其符合素质需要,亦符合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。 在21世纪的今天,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,我们可以发现,很多简单重复的岗位不再需要人力。简言之,在时代发展中,教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传统而又死板 的教学模式势逐渐被淘汰。伴随社会发展,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,教育部提出的教学改革就是很好的例证。在素质教育中,教育体系明确提出,一线教育工作者应科学利用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,培养学生综合能力,进而在未来发展中,面对不断变迁的社会环境,与时俱进,时刻拥有竞争力。而PAD课堂其独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将素质教育体现的淋漓尽致。PAD课堂模式强调授课中要紧抓框架而非一板一眼的进行详细讲解,进而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,进行学习讨论和自主学习,以通过讨论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深入思考能力,提高学习深度,同时提升学生愉悦的课堂体验。 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学习感兴需增强。俗话说:“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怠”“课堂”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探析中,只有我们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才能更好的将PAD课堂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授课中。那么,在现今大学英语学习中,都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?首先我认为,大学阶段,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有所不足。在现今中国教育环境下,大学生如若没有继续深造的意愿,大学就意味着即将走入社会,参加工作。基于这样的教育实际情况,很多学生一旦走进大学校园便完全返送下来。甚至,在给中王 绡 康 玉 (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)摘 要: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,社会形态发生改变。新的社会形态下,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,教育教学开始改革。伴随教学革新,很多新颖的教育教学方法走进大众视野,登上三尺讲台,发挥着育人重要作用。以大学生英语PAD课堂教学模式为例,其不但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,同时能够极大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。那么,在大学生英语课堂中应如何有效应用PAD课堂教学模式?以下我们将展开深入探析。 关键词:PAD课堂;大学英语;教学;运用探析项目名称:2020年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立项课题:PAD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线上线下创新探讨(编号:PEXY200101030)作者简介:王 绡(1982-),女,河南永城人,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,硕士,副教授,研究方向:英语语言学。 康 玉(1982-)女,安徽阜阳人,硕士,讲师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,研究方向:大学英语教育。 小学学弟学妹的建议中,都会传递高考是人生最后一次大考的讯息。基于此,他们在大学课堂中表现为敷衍了事。在大学英语课堂中,为什么要学习英语,包括为什么英语是必修课,以及英语学习有何作用,全部不在其考虑范围内。而日常会准时进入课堂,完全是学分要求的缘故。大学生是祖国悉心培养的新一代,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,是国家,是人民,是家庭的希望。因而,在大学英语课堂学习中,学生还需深刻认识到学习英语重要性,增强自身英语学习感兴,提升身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意识,努力学习。 英语口语水平需提升。在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,我们不可忽视的另一点是学生英语口语水平需提升。哑巴英语是现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一。在中高考升学考核背景下,应试教育成为主流。 基于此,很多中学为保证升学率,保证学生高考中取得好成绩,会及其努力的寻找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方法,提升学生考试能力。甚至,在试卷答题中,如何能够将试卷书写漂亮等,但唯独没有口语表达的要求。这样的教育现状使得很多高中生即使取得较高的英语成绩,但口语表达能力仍然较弱。在大学教学中,毫无基础的英语口语基础,使得学生即使知晓口语的重要性,也很少利用英语表达。与此同时,英语课堂本应是学生口语表达的良好环境。但迫于教育现状,大学生仍然没有足够的口语表达机会。长此以往,在大学英语教学中,口语应用能力成为教学得不得正视的问题。 需要提升英语重视度。自1977年查全性老先生向邓小平同志提出恢复高考建议后,中国正式恢复了有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断已久的高考。至此,中国教育开始严格执行中高考选拔制度。在中高考选拔制度下,人们开始关注分数。对于家长而言,将希望寄托于中高考上,希望通过中高考改变孩子命运。从家庭到学校,分数成为名副其实的命根,指引着学生前行。然而,万事有利必有弊。
